景隆帝王修小说小说王修景隆帝热门小说完结版阅读
编辑:清旖更新时间:2024-03-09 13:52

景隆帝王修小说
《景隆帝王修小说》此小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,案情连环紧扣,惊险不断,但是写的太长了!
作者:我吃烤地瓜 状态:已完结
类型:军事历史
《景隆帝王修小说》是最近非常火的一本小说,主人公叫王修景隆帝,小说内容精彩丰富,情节跌宕起伏,非常的精彩,下面给大家带来这本小说的精彩内容:...
精彩章节
“那吟诗作赋,乃文人雅事,岂能如牛羊牲口般,随意买卖?”一时间,满脸铁青,咬牙切齿得厉害,“这些,统统也就罢了……”“他竟然,还祸害到堂堂太子身上了!那是国之储君,未来的天子!”“就凭这,朕就可以砍了他的脑袋!”“这几日,朕是越想越生气!”“他哪是什么憨子?那是胆大包天,是掉钱眼子里了,是迫不及待想掉脑袋了!”“朕甚至都拟好了一道便旨,令那临州府太守郑明礼,将那胆大包天的小崽子抓起来,打上几十大板,再关上两月,以示惩戒!”然而,虽依然满面愤恨,却又一丝无奈苦笑,“可最后,朕还是放弃了……”随即,从跟前桌案的一摞奏章夹缝中,抽出来一张纸,苦笑一声,“爱卿,瞧瞧这个……”“这是那小崽子,卖给太子的诗中,我摘抄下来的其中两首!”陈无相双手接过来,皱着眉头,轻念出声,“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,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”“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!”当下,精神一振,又是惊呼出声,“好诗!好一份忧国忧民的的心思啊……”“是啊!”景隆帝揉了揉太阳穴,叹道,“谁都知道,这诗由心生,所表达的意境,向来是作诗之人内心的感念……”“考教太子学业时,刚听他背出这两首诗,朕也是心中一震后背发凉啊!”“虽说这秦淮二字,不知何意,但应该便是代指咱大康京城外的淮如河了!”“那小子的这两首诗,是在警醒朕,虽大康立国近百年,如今也算国力蒸蒸日上,可依然不能忘了……”“北方,还有前朝被庆国占领的失地啊!失地的百姓,还在日夜盼着回到大康啊!”“这是在警醒大康臣民,不能沉浸在歌舞升平的享乐中,当励精图治,收复失地,打造一个盛世啊!”“更何况,庆国自那女皇帝李轻眉十六岁登基,短短五年励精图治,雷霆手段的变革,如今已是初见成效!”“兵强马壮,国力早已在大康之上了!”又一声长叹,“那王修小儿,虽实在可恨了些……”“可一边鬼鬼祟祟卖着诗,挣着丧良心的银子,还能一边如此忧国忧民……”“朕又怎忍心,真惩戒于他?”陈无相不说话了,一时间,竟也颇多感怀。沉默半晌,景隆帝才又话锋一转,“还有这细盐……”“朕自前几日拿到太子差人从临州呈上来的那提炼技术和图纸,令匠造监也已经试过了!”“的确,就用咱大康的粗盐矿石,就能提炼出如此高纯度的细盐来!”“你瞧瞧这色泽,再尝尝这味道,哪是那价格堪比银子的庆盐所能比的?没有一点杂色,也没有一点苦腥味!”终于正了正色,“爱卿,你也知道,这可无毒可食用的细盐,对大康来说,意味着什么。”“不仅是从此以后,大康的百姓,再也不用吃那高价还发苦的庆盐了!”“更重要的,以往,咱大康仅仅因为细盐,不但每年让庆国赚去千万两银子,更处处被牵制的局面……”“彻底一去不复还了!”“不仅如此,往后,咱大康,还要往庆国卖盐,往周边诸国卖盐!”“朕也要让那庆国女皇帝瞧瞧,这盐,咱大康也有了。而且比她的庆盐,还好上千倍百倍!”“是啊!是啊!”顷刻间,陈无相又何尝不是满面欣喜?身为当朝宰辅,又何尝不清楚,这看似不值一提的细盐提炼技术,对于大康朝来说,意味着什么?
小说《景隆帝王修小说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